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日期:2025-06-19

  

图片

 

  随着天气转暖,夏季即将到来,讨厌的蚊子也随着复苏!不知道大家准备好蚊香、电蚊香液或花露水了吗?

  这些防蚊神器看似普通,背后却藏着不少化学“小心机”!今天,我们就从分子层面扒一扒它们的成分,看看它们是如何“拿捏”蚊子的!



 


一、蚊香:燃烧的“化学烟雾弹”‌


  传统蚊香的驱蚊主力是‌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‌(如‌丙烯菊酯(CAS号:584-79-2)、氯氟醚菊酯(CAS号:915288-13-0)‌)。这类物质是蚊子的“神经毒素”,能干扰蚊虫的钠离子通道,让蚊子先“醉”后“瘫”,最终丧失攻击力。


但蚊香可不只是菊酯这么简单!它的配方里还藏着其他奥秘:
①‌木粉/碳粉‌:作为燃烧载体,让蚊香缓慢释放有效成分。
②‌黏合剂‌(如淀粉):帮助蚊香定型,避免一掰就碎。
③‌助燃剂‌(如硝酸钾):让蚊香持续燃烧,不会中途熄灭。


图片

 

图片

 

蚊香燃烧时会产生超细颗粒物(PM2.5),建议在通风环境使用,敏感人群优先选电蚊香液哦!

 

 


二、电蚊香液:无烟的“分子扩散战”‌


  电蚊香液的核心成分同样是‌拟除虫菊酯‌(如‌四氟甲醚菊酯‌),但它的“黑科技”在于:通过加热棒将药液挥发成气体,实现“无烟驱蚊”。

 

化学原理‌:

溶剂‌(如酒精、烃类):帮助菊酯溶解并均匀挥发。

‌稳定剂‌:防止有效成分受热分解,延长使用寿命。

图片

图片

对比传统蚊香‌:电蚊香液的菊酯浓度更低,释放更均匀,适合母婴家庭,但对超大空间可能效果稍弱。


 

 


三、花露水:驱蚊+止痒的“化学鸡尾酒”‌


 

花露水堪称“夏日万能水”,市面上根据配方,一般分为两种:

 

图片

①普通花露水‌:主打清凉止痒,主要成分如下

乙醇‌(酒精):快速挥发,带来清凉感,但可能刺激皮肤。

‌薄荷脑/冰片‌:激活皮肤冷觉感受器,瞬间“降温”。

‌人工麝香‌:掩盖异味,提升香味。

图片

②‌驱蚊花露水‌:添加“防蚊外挂”,止痒的同时又能驱蚊

避蚊胺(DEET)‌:干扰蚊子嗅觉受体,让蚊子“找不到北”。

图片

‌驱蚊酯(BAAPE)‌:更温和的替代品,但对伊蚊效果略逊。

图片

 

 

 

 

图片
图片

源叶小课堂总结,‌防蚊终极教学:

化学+物理双保险‌


①‌蚊香/电蚊液‌:睡前1小时开启,远离床头,避免长时间密闭使用。

②‌花露水‌:驱蚊型喷衣物,普通型避免破损皮肤使用。

③‌终极防护‌:蚊帐+长袖,物理防蚊最安全!

图片
图片

 

  人类与蚊子的斗争,也是一场化学分子的发展史!从菊酯到DEET,科学家们用智慧将防蚊做到极致。这个夏天,选对武器,科学防蚊,和痒痒包说拜拜。

 

下一篇:实验小课堂——手性分子结构与旋光性